云原生“乱世出英雄”
新冠疫情关闭了线下物理世界的大门,却给线上数字世界开了一个无比广阔的天窗。 去年年初,疫情爆发最初的几个月内,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单月接入流量达到了平时的2倍以上,线上流量如同洪流一般涌入各类在线应用服务当中。 举个例子,为应对疫情中在线办公和在线教育场景下激增的流量,基于容器服务等技术的云原生,钉钉在2小时内紧急扩容一万台云服务器,这个数字也创下了阿里云快速扩容的新纪录。 疫情带来了在线办公、远程教育、在线游戏、视频流媒体等需求的井喷,极大加速了这些行业应用的云化过程。因为想要应对如此短时期激增的数据流量,采用弹性、灵活的云原生服务,无疑是最可靠的选择。 2020年,云原生已经走进企业真实业务场景,完成从技术价值到业务价值的转变。根据Gartner数据预测,到2022年,75%的全球化企业将在生产中使用“云原生的容器化应用”。 因此,云原生几乎成为近两年来云计算领域最火的一个名词。似乎哪一家云计算厂商不提云原生都感觉自己掉队了。在国外,云原生早已成为新一代云计算的代表性架构体系,在国内,阿里云宣布成立云原生技术委员会并在双11核心系统首次实现全面云原生化,腾讯云则跟进推出8款云原生产品、升级云原生矩阵,华为云推出云原生产业白皮书和行动计划。云原生架构,成为应对这场在线数字洪流危机的关键法宝。
相较于传统IT架构,云原生架构的优势在于,充分利用云计算的分布式、可扩展和灵活的特性,通过数据库、大数据、中间件、函数计算、容器服务等开放标准的云原生产品服务,有效降低企业上云的门槛,分享云原生化的技术价值红利。另一方面,云原生技术拥有让系统更加弹性可靠容错、松耦合、易管理、可观测等美好特性,让企业有动力克服云原生上云的难关。 (编辑:桂林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